|
望仙岩洞内神像众多,犹在“开会”。 |
|
望仙岩后洞。 |
|
望仙岩下的琳琅村板黄屯田园风光。 |
日前,武鸣县新发现一处始建于元初的文物古迹——望仙岩古岩洞庙,距今730多年,其中保存的古石刻、石雕等文物,对研究道教、佛教和儒教在壮族地区,特别是骆越故地传入和发展,具有较高研究价值。
宋人儒臣黄雄初建
望仙岩是武鸣古八景之一,是武缘县与起凤山、黄道山等齐名的古代名胜之一。望仙岩位于武鸣县太平镇琳琅村,古庙建在自然形成的岩洞中,洞庭宽广,自成寺庙,正中立塑玉帝、释迦牟尼佛、孔子三教圣像,其下平台是由雕刻有龙、凤、虎、象、龟蛇、鸟兽、莲花等图像的100多块料石围砌而成的半圆形平台。据说过去100多尊神像立于台上,旧县志中也有关于仙岩的记载:“仙岩山山半有岩,宽阔轩爽,岩中神像百余,相传前明时夜半自来,村人祀之甚有灵应。”
岩洞前碑刻有各代《重修望仙岩碑记》,最远的有乾隆三十一年的《重修望仙岩碑记》和光绪十九年《重修望仙岩碑记》,以及《题仙岩斋长儒学先生黄雄碑记》及各朝官员和众信徒捐款的记录石刻。从中可知:“望仙岩风景乃宋朝儒臣黄雄先生创始,迄今越数百余年。岩内主立道教、佛教和儒教三教圣像共聚一堂,自古闻名,香火袅袅,唯其灵故。”据《题仙岩斋长儒学先生黄雄碑记》记述,黄雄先生是宋朝时的儒臣,生活于宋、元两朝交替之际。他的父亲是典史官,笃世忠贞爱国。当宋亡之时,黄雄先生耻于食元朝(蒙古族建立)的俸禄,于是弃官偕其眷属还乡,避遁于林琅望仙岩。为了表达自己忠贞节义,眷恋故土之心,自己捐钱捐田开山设教于岩中。先生以为岩地有灵,于是斩棘拓宽岩门,广塑神像,宛如仙境一般,取名“望仙岩”。光绪年间林超文在林琅教书时,曾访古迹,阅遗碑,有儒学黄雄的名,而无年号。后来得到一块宋制钱文及前所捐田碑记,有其捐田年月,推算开岩年月,才恍悟黄雄先生原为宋人,后来身处元朝,而其心不忘宋朝,他不书元朝王号以表明心志。
具有民族文化研究价值
琳琅村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村屯,处在太平到罗波天马的古道中,也是武鸣通向思陇、宾州、上林的重要战略要道。这一地区是武鸣、上林、宾阳、邕宁四县的交界地,过去叫白山乡,即止戈地。洪武四年(1371年),又拨上林白山(止、戈二里)、述昆乡入武缘县;弘治三年(1488年)拨白山、渌黎等垌属思恩府。洪熙元年,改属思恩。万历五年(1577年),武缘县隶属思恩府管辖,直至清末封建统治结束。林琅村就是这白山“止、戈二里”地。这里虽是偏僻地,但文化并不贫乏,反复拨属反而促进了文化的融合,最主要还是有了黄雄这位有气节、有见识的儒臣的点化和开拓,才有了望仙岩这样灿烂的民族宗教文化。
望仙岩在解放初曾被破坏。改革开放后,为保文物,护古迹,兴旅游,促经济,光前裕后,林琅村民特率群众慷慨解囊,捐款重修。现重塑的玉帝至圣先师释迦牟尼佛、雕刻的太上老君、弥勒佛、观音菩萨、关羽、张飞像,神态栩栩如生。尤其是岩中保存的古时五尊莲花香炉,每尊上边都有16幅石刻画,雕刻有虎、狮、猴、牛、羊、龟、蛇、蜘蛛、凤、天鹅、白鹭等鸟兽花草图,每幅画动物形态都不重复,即使是同一类鸟,动作神态都不一样,尤其以“鸟”最多的,动作神态非常传神。从中不难看出林琅望仙岩洞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研究价值。望仙岩的价值不仅在于得天独厚的岩洞条件和神像的灵光宝气,更在于其石刻文物的价值。
目前,林琅村委会在驻村指导员的帮助下,已起草了《林琅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建议书》,可开发的景点就有八九个项目之多,包括登山、供香、游洞、品美酒、游览古村、赏田园风光和后续开发的溪水漂流、游动植物生态园等。林琅群众要借助仙岩兴办旅游业,希望这个区级贫困村能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实现旅游脱贫的夙愿。(何忆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