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青峰/文 本报记者 农如松/图
来到起凤山,也许你站在山侧的一个山脚下,抬头望去,整座山既不高,也不大,平平无奇,何来“凤”之美称呢?
往武鸣县城西7公里左右,便是城东镇的夏黄村,起凤山便在这夏黄村内,屹立于香山河畔。在河对岸眺望,可看到两座山峰拔地而起,并峙于平畴之间,其形状如双凤展翼腾空,直上云霄,因而得“起凤”之名。
岩与洞:自然之美在于奇
起凤山的自然之美不在高峻,不在雄伟,而在于奇。奇之所在,在于岩与洞的奇美结合,仙洞奇石,可谓相得益彰。恰如古人所云:“奇莫与赏,美莫与传。”
从山门沿石而上,山道旁,老藤盘树,石生树,树攀石,满目皆是,生意盎然。自山脚有镇江岩,洞如龙口,低矮窄小,并且有数根倒垂钟乳石宛如龙牙,充满奇趣。由岩口向西而有元武洞,洞内有龛自成佛形,并有一天然石成“菩提树”相随其间,堪称一妙。
最有名的,莫过于东峰山腰的读书岩,此为纪念明末才子晋江人黄锡衮隐居读书于此而得名,现今洞口有黄锡衮读书像,宽袍广袖,白髯飘然,手捧书卷,凝神远望。同时崖上有其手书竖刻“朝阳鸣凤”,笔意挥洒,逸兴遄飞,志在高远。
转过右边,便是太极洞,洞形圆如满月,洞内石岩颜色光彩不一,半虚半明,交相辉映。洞口岩壁有清朝阳朔知县王元仁的巨刻“凤”字,此字巨大无比,足有三人多高,与阳朔碧莲峰上大大的“带”字形成呼应,此“凤”彼“带”,一南一北,极富奇丽。
此外,西峰上有洞天岩,太阳光线在此丰富绚丽,可见通天洞;左有解温岩,外面平坦,入内曲折,有清风徐徐吹入,令人神爽;南麓有光恩岩,入岩一段则有日光拂面,其中怪石森列,数量庞杂,如狮如象,形态万千。
黄锡衮:避世读书起凤山
若要说起凤山众多的历史典故,恐怕谁都会先想起黄锡衮。
游起凤山时,我们当然不能只看奇险的自然之景,若细细品读,你会发现在此历代文人墨客游山赋诗、题词刻字几乎举目皆是,四处的洞壁、崖壁上,石刻颇为丰富。
来到山峰北麓的崖边,便可看到此处的钓鱼台,钓鱼台的巨石上刻录着黄锡衮与当地名门黄燝的两首唱和诗,这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。
想是那天,二人共同约定去往峰北临江钓鱼,可抛钩下去了半天,依然不见一丁点鱼的踪影。黄锡衮终是耐不住性子,但他并不是弃杆而走,却是耐不住了诗兴。他望着眼前的江水,想起了自己弃官在此的身世,感慨之时,他不禁起身临江而咏:
日落晚风吹,竿长任钓丝;
溪清鱼不饵,欣见白须眉。
黄燝深受感染,同样作为一个读书人,面对此情此句,他不禁也来了兴致,索性步韵和道:
朔风霜叶落,江上理伦丝;
不尽闲中趣,何人最白眉。
也许,今天的游客在钓鱼石上看到这两首诗时,会认为当年的黄锡衮是一个在这里隐居读书、宁静清闲、与世无争的人。然而当时,黄锡衮离开起凤山才23岁,是一个对未来充满理想的年轻人。尽管诗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“避世”情结,可儒家主导的“入世”思想,决定了这位明代遗民才子终将走向社会,走向国家。
黄锡衮在明末时任广西巡按,负责巡视考察广西吏治,后清兵入关,明朝灭亡,他为避战祸,便弃官隐居,到了这起凤山避世读书。现今的读书岩便是他与朋友时常一起读书交流的地方。
可以说,在起凤山避世读书是黄锡衮人生的一个转折点。他离开之后,归顺了清朝,官也越做越大。而后“以政望擢兵部左侍郎,密助年幼的康熙主政于朝,逮捕鳌拜;力赞提督施琅请设官镇守议,出师于台”,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,可谓权倾一方。告老还乡后,于1707年5月卒于家,享年87岁。至此,他可谓功德圆满,为后人所铭记。
凤凰的翅膀:一方山水一方人
在起凤山下,绕山而过的,有一条香山河。
倘若你爬山爬得累了,不妨到西麓的望江亭稍作休憩,望江亭是当地人为纪念民国时期的广西都督陆荣廷而修建的,也叫将军亭。在望江亭远眺,可看到西面山下一带江水蜿蜒而过,江畔一块块稻田宛如五颜六色的拼图一格一格地拼在大地上,远处的青山与公路如淡抹的油彩,点缀在大拼图上;一只只水牛在草坪上一边吃草,一边打着尾巴;村里的妇女们群聚在河边,洗着衣服,闲谈着最近村里发生的事情;孩子们在河水里游泳嬉闹,水面泛着闪闪的光泽。有游客曾在此叹然:“起凤,起凤,这才是凤凰真正的翅膀!”1988年,起凤山被当地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。
一方山水,养育一方人。起凤山下的人们对于这山是热爱的。每逢佳节,人们更会聚集在起凤山唱戏文,跳师公舞,打陶鼓,抢花炮,一连数日,宛如赶庙会一般,人山人海,热闹非常。你若真赶上了趟儿,便可亲眼目睹这壮乡真切的民间风情,感受起凤山人民独特的乡土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