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武鸣县城出发,沿着笔直的水泥路走7公里,就到了佛教、道教并存,而且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的旅游景点——黄道山了。
黄道山是武鸣县旧八景之一,曾经有清末诗人韦丰华介绍说:明山高峰马头岗,玉卯恒居在四塘,起凤山峰望邓广,六联黄道驰名扬。伊岑山区伊岭界,狮岩边近厄圩场。县城南向望灵水,陆翰罗波路不长。
它的意思就是说,旧时的武鸣人把大明山,起凤山、伊岭岩、狮岩、灵水和罗波潭等列为武鸣境内的八处风景名胜。
黄道山原名荫山,山上东北峰有一个岩洞,相传在五代时,有一位姓黄的道人浪迹天涯到了这里,被这里幽美的自然景观所动心,决心杜绝尘俗,隐名山野。就在山野居住,村民们称他为“黄野人”,道人在岩中苦苦修炼,丹成羽化,得道升天,后人怀念,依山岩构筑寺观祀祭,终年香火不断,村民把他敬若神明,由此得到了“黄道山”之名。明清以来,官宦僚吏,文人墨客多有登临,吟咏留题,使黄道山名气渐大,成为武鸣县的旅游热点之一。
登黄道山而一览众山小,田园风光尽收眼底。
有趣的是,黄道山有一个铜制弥勒佛,每逢盛夏时节,佛的两肩就会流汗,从科学的角度看,也许是大佛肚内的水泥蒸发,弥勒佛两旁书写名句:大肚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,笑口常开,笑天下可笑之人。
黄道山的弥勒佛和观音阁,惹得许多善男信女前来顶礼膜拜,从香客捐款表看,来自浙江、福建以及南宁、武鸣的捐款者最多,他们为黄道山这个佛道并存的风景点建设作出了贡献。
我们还是以清代著名诗人韦丰华的诗句作结束吧:暂作山中半日仙,游踪漫歌借诗传,吟成携手同归去,笑踏残阳下缘姻。这首诗,它不仅写出了黄道山的美景,也道出了游山人赏心悦目,如醉若仙的意境。